用数据说话
跑者有可能比终日久坐少动的人多活五年,一小时的跑步相当于延长了2小时的寿命。之所以跑步能够延长寿命,是因为跑步降低了两项最主要的致死疾病的发病率——心血管疾病和癌症。
预防冠心病
哈佛大学经过长达16年的时间,每周跑量16-32km的男性,冠心病发病率低了10%;每周跑量超过32km的,冠心病发病率降低了20%。
运动对女性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更加明显,每周慢跑或者快走10-24km,冠心病发病率低45%。
增加能量消耗
跑步或其他有氧运动消耗更多的热量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:每天摄入高热量饮食,热量消耗达到2500卡路里的人,跟每天低脂饮食且热量消耗只有1500卡路里的相比,血液成分是相似的。即使对于已经患冠心病的人,每周慢跑一次都可以减少20%的死亡率,越是规律的跑步锻炼,其死亡率越低。
影响血液胆固醇
跑步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,机制是:规律性的跑步训练可以升高血液内高密度脂蛋白,这是对人体比较有益的胆固醇。研究表明每周慢跑18km就能使常人高密度脂蛋白显著提高。
降低癌症风险
每周运动消耗超过2000卡路里(大概跑量32km),比每周运动消耗低于500卡路里的,患癌症并且致死率更低。跑步对于以下癌症,如:血管肿瘤、胃癌、肺癌、结肠癌、直肠癌、甲状腺癌等有预防作用。
跑步可以帮助跑者控制体重,这也是跑者可以比较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原因。每天在电脑或电视机前静坐的时间每增加2小时,人群肥胖率就会高出18%,不论性别,每天花时间去跑步或者去做别的运动项目,肥胖率都比没有运动的人降低了33%。
实验表明:坚持跑步控制体重加上合理的饮食,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50-60%。跑步强度可能在预防糖尿病中起着关键作用——快跑对糖尿病的预防效果更好,快跑比慢跑可以更好的预防高血压和高胆固醇。
跑步不会引起膝盖骨质疏松等;反而可以起到预防膝盖和髋关节退化的作用。跑者失能的比率比非跑者低38%,19年以后,对照组有34%的人已经过世,跑步组的人只有15%的人过世。21年调查研究下来,跑步组比非跑步组的死亡率低39%,跑者在90岁时能够自己活动的人数比例较高。这项研究表明了跑步不会增加关节退化和失能;反而贯穿人的一生,降低了这些风险。
有人认为达到一定年龄后大脑的细胞数量就不会增加,但是跑步增加了大脑细胞总数量。跑步可以促进神经元营养因子的分泌,这是可以促进大脑细胞健康的化合物;另外,增加了神经突触适应性,使得大脑神经元更容易与其他神经元细胞形成连接(大脑细胞连接越多,信息传导越快);跑步还能提升空间导航能力,这简直是路痴们的福音啊。
有证据表明跑步可以有效降低抑郁,抵抗内心焦虑。
对女性而言,跑步还可以帮助减少乳腺癌、宫颈癌、阴道癌等发病率;研究表明:女性每周跑3.25小时,可以将乳腺癌发病率降低23%。
* 温馨提示:本院案例真实有效,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,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