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在互相道晚安的时候,都会顺带说一句好梦。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做梦就是质量好的一种表现,说明睡得很好。不过也有些人并不认同,认为睡觉做梦不好,特别是做噩梦,第二天醒来会感到很疲惫和劳累。若是半夜被噩梦惊醒,第二天就更加难受了。那么,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量?做梦说明大脑在清除废物?一起来看下!
■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量?
日常生活中,做梦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,很多人认为夜里睡觉做梦,会影响到睡眠质量,其实这是一个误区。睡眠包括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。所谓的慢波睡眠是指嗜睡期、浅睡期、深睡期等,占据夜里失眠的大部分时间。而异相睡眠持续时间较短,在慢波睡眠后出现,通常在这个阶段做梦。
有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,若是剥夺了慢波睡眠中的深睡眠时期,第二天就会感到精神不佳、疲惫无力。但若是剥夺了人的异相睡眠,就会剥夺人们的梦,就会增加患有抑郁症的风险。
所以做梦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,但有种情况是需要大家注意的,那就是长期失眠多梦,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,是一种睡眠障碍问题,是需要及时治疗的。
■做梦说明大脑在清除废物?
日常生活中,人们之所以做梦,主要是人们在睡觉后,大脑的大部分的皮层细胞休息了,不过依旧有一些细胞处于活跃状态,就会产生梦境,梦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是挂钩的,但也有一些是天马行空的。
有机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,最后发现人们在积极睡眠的过程中,脑电波频率变快,振幅变低;这个睡眠时期被叫做快速眼动睡眠期;出于这个睡眠期时,受腺苷A2a受体的影响,大脑当中的废物就会随着大脑血流量的增加而被清除。从这方面来理解发现,做梦其实是一件好事,对大脑健康有益。
■除了清除大脑废物外,做梦还有哪些好处?
●让大脑更健康:
日常生活中,做梦可以帮助清除大脑废物,让大脑内部产生很活跃的化学反应,会让脑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变得更好。做梦对大脑而言是一种锻炼,并且做梦有时候还会指导人们的生活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启示。
●心情变得愉快:
日常生活中,若前一天夜里做了好梦,第二天醒来时就会变得很愉快。若前一天没有睡好,第二天就会感到焦虑、烦躁、容易动怒。从心理方面来分析,梦的意义就是心灵上的满足。若是做了好梦,心理得到来满足,压力就能够有所焊接,心情变好,心态保持良好,身体就会更加健康。
●缓解疲劳,放松身心:
日常生活中,疲劳包括身体疲劳和精神方面的疲劳,当人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,或是进行运动以后,人就会感到疲惫。大脑缺乏葡萄糖,就会动用身体的储备,在动用身体储备的时候就会分泌乳酸,就会产生肌肉疼痛,疲惫乏力的出现。经过一夜的睡眠,体力和精力会有所恢复,一夜好梦就是睡眠质量好的表现;经过一的高质量睡眠,疲劳就得以缓解,体力和精力就会变得充沛。
结语:日常生活中,做梦是身体的一种生理现象,只要不是睡眠障碍那种多梦问题,对身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,特别是对大脑健康。大家不用太过关心做梦这件事,在保证睡眠的前提下,顺其自然就行了。
* 温馨提示:本院案例真实有效,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,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。